[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让孩子“小步走路”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27 14:4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源共享:让孩子“小步走路”


       曾经看过一本绘本图画书《小步走路》,温暖的画面,简单的语言,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故事情节:小主人公小步是一只小鸭子。它有两个哥哥,三兄弟一起走路,打算回到妈妈身边。可是路途太远,两个哥哥不得不走在前面急急地赶路,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催促小步快走。小步呢?却慢悠悠地不想走那么快。为了不耽误时间,让小步学会自己独立走,哥哥想了个教小步“一小步走”的方法,边走边说“一小步……一小步……”。鸭子小步很快就学会了,并且越走越好,走过小树林、走过田野、走过小溪,竟然是第一个到妈妈身边的宝贝……就是这样简单的情节,初看时并不以为然,细细品来,却猛然发现这其中竟然蕴含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哲理:当孩子不想前行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能够再多点耐心、再多分宽容,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小步走路”,慢慢享受成长的过程,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立的快乐!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社会开始流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这句话,让天下年轻的父母怕得要死,让天下年老的父母急得要死,也让天下所有的宝贝累得要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之所以扣人心弦,主要是它的比喻很形象。大家都看过体育比赛,知道如果起跑慢了比赛就可能输掉。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科学,因为,如果比赛是50米、100米,它基本是对的;可如果比赛是1500米、3000米,它就不一定正确了;而如果比赛是10000米,那就是胡扯了。一个人一生会有漫长的路要走,如同万里长征,起跑慢一点又有何妨?后来居上者比比皆是。所以“起跑线论”从教育理论上讲是站不住脚的。
       我想说,人生不是比赛,为什么让孩子出来就跑呢?如果我们大人观念里就存在“人生就是比赛,必须跑步前进,事事都要争在最前面”的意识,小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形成竞争意识,凡事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享受,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成长压力。
       如把人生定义为长跑,比的不是起跑,不在于起点的“暂时”领先,而是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提醒家长“不要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的业余时间被家长安排得满满的,上午学汉字,下午学音乐,晚上还要练舞蹈……许多幼儿在起跑时就忙于冲刺,他们穿梭于各类培训班中,天真和童趣慢慢丢失了,最可怕的是连学习的兴趣也消失了。当学习压力大于动力,孩子感觉到乏味和疲惫时,很容易就产生逆反心理,一说起上学就“闻学色变”。成都市金苹果教育集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予行说:“现在父母们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培育,这值得认可。但不少家长对于孩子学前教育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他们用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如认识多少汉字或英文,会算术,能背多少首唐诗等来衡量孩子的聪明和成长。而实际上,幼儿教育的重心是注重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孩子的基础素质,帮助营造孩子们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氛围,一个拥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将事半功倍。”她建议家长首先要放轻松,认识到孩子优秀的背后就是好习惯。学前阶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公共规则、社会交往、品行养成等习惯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希望家长注重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多地对习惯进行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