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孩子安全感差,遇到困难就回避

[复制链接] 0
回复
876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20 11:4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源共享:孩子安全感差,遇到困难就回避


      问:我孩子今年5岁半,是全园最高的孩子。然而这样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独立性却很差,总是喜欢黏着大人。在园里,一段时间内只能跟一个小朋友交流,如果有第二个小朋友参与,他马上就走开了,宁可自己玩也不参与两人以上的团体活动。在游戏中经常弄不清楚游戏的规则或方式,如果遇到分歧或者被别人欺负,马上就选择撤出,很少去尝试解决问题或者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孩子情绪起伏很大,总是感觉不安,爱发脾气。请问应该如何疏导?
      答: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
      很多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眼中只看到儿童的问题,而没有看到儿童的需要。当儿童过度依赖大人的时候,我们要去看这是亲子间不良互动的表现,还是儿童内在心理需要的呈现。在3岁以前,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依赖于跟母亲之间的关系。四五岁以后,父亲的影响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确立,因为母亲通常代表的是家庭和情感,而父亲通常代表的是社会和责任。来自于父亲的赞美、肯定与认同对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确立和性别角色的认同都非常重要。
      所以,当儿童在5岁以后,还呈现出安全感缺失、社交有局限等问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检视在抚育的过程中,是否跟孩子建立了安全信赖的亲子关系,是否忽视了孩子内在的情感需求。其次,要进一步反思,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是否适当,参与程度是否合适,参与方式是否恰当。男孩子的成长中如果长期父亲角色缺失,或者总是以暴力的形象出现,对于其身心成长和情绪的稳定性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在矫正的过程中,要更加耐心和灵活,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孩子做勇敢的探索和变化,较少使用限制性或命令性的指令,给孩子更多安全而自由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