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孩子们放暑假了,老师可以给家长的建议有哪些呢?

[复制链接] 0
回复
99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8 12: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们放暑假了,老师可以给家长的建议有哪些呢?


     暑假到了,很多家长已经开始谋划孩子暑期的安排。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在安排孩子暑假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个方面:

     第一片面注重孩子的知识培养。
     很多家长,孩子未上学先紧张,担心孩子上学后跟不上,担心孩子,在上学后竞争不占优势,不但在幼儿园期间就给孩子规定了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而且暑假期间一样不放松,给孩子报班,留各种的家庭作业,想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学习的天才。甚至孩子都讨厌了放假,在幼儿园还有喘息的时候,但到了家里这个时间反而没有了。
     
     第二片面给予孩子过多的自由。
     也有很多的家长认为,放假了,孩子就自由了,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长往往因为自己还要上班和从事社交活动等,完全把孩子交给了孩子自己去管理。于是一个假期下来,电视,电脑等成为了孩子最重要的伙伴,孩子的睡眠、饮食、学习、游戏的规律完全被打破了,玩疯了,跑野了。甚至还可能导致危机到孩子生命的事情发生。
     之所以出现上面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因为家长在安排孩子暑假生活时忽视了孩子在学龄前身、心、智的发展任务。可以给家长的建议:
     
     首先学龄前的儿童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但这个培养不同于孩子知识的学习,更多的体现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比如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意志力的培养就主要体现在孩子对游戏的专注的长短上和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上。这些能力是孩子真正进入到学习阶段后发挥作用的因素。反而因为家长忽视了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这些能力而片面的追求知识的掌握导致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的学习困难。所以假期中多安排学习能力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注意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其次是学龄前儿童的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另一个主要的任务。进入幼儿园意味着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规则意识在形成中。比如:按时的作息不仅是孩子的融入群体的社会规则,也是保证孩子孩子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放假后,孩子随意的作息,导致孩子再次进入幼儿园后出现新的适应困难,同时危害到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所以保证在假期让孩子延续在幼儿园期间形成的规则,就成为了家长一个很重要的养育任务。在这个基础上为孩子创造更多更广阔的交往的机会,促进孩子社会化的发展和规则的进一步成熟,成为了家长安排假期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再次是亲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能力的基础。假期在孩子心中是很有吸引力的,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可以更多的和妈妈爸爸在一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反应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依恋关系和信任关系,这个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而爸爸妈妈对孩子愿望的支持和帮助,又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所以说,在假期不要把孩子过多交给电视和同伴,要多创造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成为了家长安排假期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