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如果弯下身子和孩子说话……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0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25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源共享:如果弯下身子和孩子说话……


      女儿4岁半了,小小年纪性子却倔得很。我潜意识里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在同龄人中做得更好,不允许她有过失,有错误,因此从小就对她严格要求,当她做了错事,我总是不问缘由严厉批评。但是,随着她长大,我发现我的批评越来越不得力,除了激起她越来越倔强的性子,没起到什么正面作用。正当我苦恼时,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堂课——弯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尊重她。
      事情发生在上周五,女儿和小朋友为一本书发生了争执。放学时,老师和我进行了交流,告诉我事情的原委。我了解以后立刻转身俯视她,可我还没来得及问她,她却说了一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本书么!”我一时气恼:这孩子,对于她想要的或是喜欢的,从来不允许别人碰一下,哪怕是分享。看见别的小朋友乖巧懂事儿,我真是打心眼儿里羡慕。再看看女儿此刻仍撅着嘴,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在她头上“打”了一下。没想到,刚才一直低着头的女儿,抬起头很倔强地看着我,眼眶很红,却一滴眼泪也没有落下。我们俩就这样,一个高高在上低着头,一个矮矮在下昂着头,彼此之间感觉十分生疏。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有些不是滋味,那天女儿脸上写满了委屈,先前的不屑和固执荡然无存。如今回想起来,我是否应该换一种方式去解决这件事儿呢?或者,我又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随即,老师走过来,先将女儿牵去小椅子上坐下,然后转身对我说了一番话。这对我来说犹如醍醐灌顶,好像在与女儿交流上出现的一些疙瘩已经慢慢融化。老师说:“……请试着弯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好吗?留点空间、留点时间给孩子,保护一下孩子的自尊心……你们彼此是平等的。”
      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是的,平时我总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一个还未经人事的孩子,总是要求她做到完美,我经常不问缘由便首先数落她的不是,从不给她解释的机会,有时甚至可能“误伤”了孩子,事后再想想,这种愚蠢的错误已很难再挽回。久而久之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要无声地对抗;哪怕自己是对的也不愿意和大人分辩,只是将心声牢牢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养成倔强的性格。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为什么会越来越倔强,又何尝不是我错误的教育方法造成的呢?
      如果硬要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虽然孩子会暂时屈服于你,但时间长了,就真的会将一个正常平和的孩子塑造成一个任性倔强的孩子了。
      其实,当小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时,我们家长大多不是骂,就是哄,却很少静下心来用心倾听,了解、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遭遇挫折、沮丧、委屈和失败时候,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评,更不是教训,而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人,让他哭,听他说,了解他,接纳他……孩子与大人一样,如果我们能倾听他们说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被尊重的感觉;反过来他们就会尊重自己的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老师当天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倾听孩子》,作者是在美国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Ier),她认为,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泼、好学、懂事、听话。当孩子情绪显得不正常,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时,我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也变得情绪恶劣,只能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部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舒缓情绪,从而获得最终的健康。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父母应该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更多的关注。
      这本书让我更加清醒地审视自己以往的行为。我们在大声训斥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展现父母居高临下、君临天下的绝对权威,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更没有把孩子放在和我们平等的位置,进行心的交流。这方面,在美国很多家长就做得很好。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镜头:洛杉机的一个大型商场的玩具架前,小男刻顺手拿起一支玩具枪,高高兴兴地举来举去,示意他的父母买下这支枪,一会儿又使劲喊道:“我要!我要嘛!”这时他的母亲赶紧走过去,用左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下,示意男孩轻声点。然后她弯下腰,和孩子眼睛视线在一个水平线上,轻轻对小男孩耳语了几句,小男孩也在妈妈耳边说了几句话,妈妈又轻轻和陔子说着什么,最终,小男孩默默地放下抢,离开了。
      家长采用耳语,弯下身子说话,甚至把孩子带到僻静处悄悄地说话,这都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一种保护,一种平等。如果我们“说”得太多而“听”得太少,当孩子还小,愿意告诉父母自己内心的想法时,父母没有用心去听,等到他渐渐长大开始不习惯也不愿意跟父母诉说自己时,父母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了陌生人。和孩子沟通的关键是“倾听”,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原因在于父母往往在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的时候,就急急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他们觉得是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了。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家长,应针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用心地去对待,和孩子去交朋友。更重要的是,平等地对待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我们都试着弯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