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家庭教育】不要赶,等他一下下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88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3-21 14: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不要赶,等他一下下


排在常常的队伍中,好不容易快轮到了,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我想上厕所。”
大人不死心的确认:“快尿出来了吗?”
孩子确信的点点头。
这时只好先去厕所,回来后重新排队。终于搭乘了好玩的游乐器材,孩子却意犹未尽,不肯下来,哭着要再重坐一次。耐心快被磨光的大人抱起孩子安抚了好一阵子后,孩子坚持要大人抱着他走,体力、心力都快用尽的大人,隐忍的情感似乎即将爆发…
这应该是很多家长曾有的经验:兴冲冲的外出,结果像被打败似的回家。

幼儿的生理发展,随着四肢及神经系统间的协调性越来越好,小肌肉的控制能力提升、睡眠时间减少,能做的事变多了。在心理发展上,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渴望尝试新事物的动机,想做的事也多了,此时带幼儿外出的确是个好时机。

亲子出游不再败兴而归
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能胜任更多事物,家长的确满心欢喜。但是带幼儿外出时,他们的活动范围绕着家长转,且刚学会控制大小便,正在学习掌控身体,要用全身的感官接受源源不绝的新奇刺激;要摆平想尝试每件事物的欲望,对幼儿是一大挑战,对家长也是。家长若能调整心态,做好下列准备,即可渐渐的享受带幼儿出游的乐趣

•让孩子渐进学习
三岁前,幼儿一切发展尚未成熟,完全是以父母为中心而进行活动。这时可从临近公园、幼儿园开始,带着孩子渐渐熟悉、观察外界,让他自己找到一些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及规律,如:游乐器材怎样使用、然多要排队…将有助于他发展社会化能力。

•情景转换预先告知
有哪些变化是孩子可能会介意的,可先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如:明天要坐车去玩且过夜,孩子希望带哪些小玩具陪着他呢?

•准备时间拉长
在此阶段孩子会想自己动手操作生活上的事物,借此得到胜任感与独立感。所以家长需要预想任何事情的准备一定会拖延些时间,包括穿衣服、穿鞋子、吃饭…事先拉长预备时间。否则,若为了赶时间而催促,避讳造成亲子间的不愉快;见家长直接操作,也会影响孩子的责任感及独立性。

•等待时间的安排
外出遇到排队的几率很大,甚至有时孩子会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时若能跟孩子晚些小游戏,如:猜拳、亲子按摩;或事先帮孩子准备收纳方便、可独立完成的小玩具,借此帮助孩子学习等待的能力。

•孩子情绪的接招与安定
遇到累了、想继续玩、不想回家、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样…等情况,孩子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现他的情感,发脾气、大哭是难免的的。父母这是若能说出孩子的情绪:“你很想继续玩,不想离开,妈妈知道。但接下来要轮到其他人了。”并找个安静处,陪他哭一会活生气一下,孩子自然能够平复下来并接受事实。父母一定要在心中告诉自己:孩子正在学习面对这些挫折,需要时间;况且丢脸是一时的,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急不来。

•接受孩子的学习速度
有位爸爸曾经分享,他带四岁的儿子到游乐场玩,发现孩子用钦羡的表情看着大哥哥们坐滑水道。他力邀儿子尝试,儿子有些勉强的去玩,但自此以后就畏惧下水。爸爸猜测是不喜欢那次的经验,让孩子觉得下水是一片黑暗、一直下沉的感觉,如果没有大人在是危险的。
的确,有时候家长会觉得到了现场没试很遗憾,力邀孩子尝试;但孩子的心力尚未准备周全,可能反而无法享受。其实,孩子的声明历程很久,有很多机会尝试,这次带着不足离开,或许下次就是他挑战的最佳时机。

•情感的关心
有时候难免会遇到无法避免的事,大人如果能在事后关心一下孩子的心情,试着语言化孩子的情感,他会因为被大人理解,心情较为安定。
曾有个孩子只要搭公交,就开始刷脸,之后妈妈才知道原来孩子首次搭公交的经验很不好。那次正直下班时间,五岁的他被大人挤得快喘不过气,且很担心跟妈妈走散,所以搭公交对他来说是个快被压扁、害怕被遗弃的经验。由于孩子的心情被理解了,妈妈也邀他在下次人少的时候坐一次看,孩子之后对公交的想法就改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